鍋爐工的操作規(guī)程的說明
發(fā)布者:admin 點擊:1528
鍋爐工的操作規(guī)程具體有哪些?這也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我們就來談談關于這個話題。
一、升火前的檢查和準備工作
1.檢查鍋爐所有人孔和手孔蓋是否裝好,各法蘭密封處螺絲是否擰緊等,同時應檢查裝置的臨時隔板及其他臨時堵頭是否全部拆除。
2.爐膛及煙道內的積灰及雜物應清除干凈。風道及煙道的調節(jié)門、閘板須完整嚴密、用活、啟閉指示準確。
3.鍋爐外部爐墻應完好嚴密,爐門、灰門、看火門和檢查門等裝置完整齊全、關閉嚴密。
4.檢查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旋塞是否旋轉靈活、好用;各種儀表和控制裝置應齊全、完好、清潔。檢查合格后,應使壓力表旋塞處于工作狀態(tài)。
5.鍋爐各種管道上的閥門手輪應完好無缺、開關靈活、密封盤根充足。檢查合格后,開啟爐膛出水管道上的閥門。
6.檢查燃燒裝置是否完好;對機械傳動系統(tǒng)、輸煤系統(tǒng)、出渣系統(tǒng)試用轉正常;調速彈簧壓緊程度應適當,潤滑良好。
7.檢查輔助設備(引風機、鼓風機、水泵等)聯(lián)軸器是否連接牢固;三角皮帶松緊適當;油應良好、充足;冷卻水暢通。檢查合格后,裝好安全防護罩,分別進行試運轉,并注意電流。除塵裝置落灰口,應封閉嚴密,不可漏風。
8.經(jīng)檢查鍋爐符合運行要求后,即可開始進水,進水時應開啟鍋爐筒上的空氣閥。進水宜緩慢,進水期間應檢查人孔、手孔及各部位的閥門、法蘭是否有漏水現(xiàn)象;否則,應停止進水,進行處理。
二、鍋爐的升火
1.升火前線打開鍋爐的煙風擋板,自然通風10分鐘左右;如用機械通風,須則5分鐘左右以排除煙道和爐膛內積存的可燃氣體。
2.將自然通風門開到適當程度,然后用木柴和其他易燃引火,嚴禁用揮發(fā)性強的油類引火。
3.升火速度不能太快,從冷爐點火到開始升溫,應不少于0.5小時。
4.鍋爐升火前應先開啟循環(huán)泵。
三、鍋爐的運行
1.鍋爐投入運行時,應先開啟循環(huán)泵,待供熱系統(tǒng)循環(huán)正常后才能提高爐溫。
2.鍋爐在運行中應保持工作壓力穩(wěn)定,嚴禁超過允許的壓力。壓力表存水彎管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沖洗檢查。
3.為防止閥芯和閥座粘住,應每周對安全閥進行一次手動排放試驗。
4.經(jīng)常檢查經(jīng)常檢查鍋爐出、回水溫度,不得超過規(guī)定溫度。
5.鍋爐排污應根據(jù)爐水水質情況,在低負荷工況下進行排污,每個排污點都應依次進行排污。
6.鍋爐壓火以后,應保證鍋爐水溫不回升。如產生汽化現(xiàn)象時,應迅速開啟排泄閥,同時開啟緊急補水管,向爐內補水。
7.應經(jīng)常清理個風室的漏煤、漏灰,以免影響通風,燒壞爐排。
8.鍋爐運行中,嚴禁在有壓力或爐水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修理鍋爐受壓元件,以防止熱量噴出傷人。
四、正常停爐
1.停止向煤斗上煤,待煤斗內存煤全部進入爐膛后,停止爐排轉動。
2.待煤燃燒完,停止鼓、引風機;爐水溫度下降至50℃以下時,方可停止循環(huán)泵。
3.將爐排上的煤渣清除,清除灰斗和各風室內的積灰。
4.并聯(lián)使用的鍋爐,一臺停運時,應在進出水、排污等管路中裝置隔板,與運行中的鍋爐可靠隔絕。
五、緊急停爐
1.內循環(huán)不良造成爐水汽化或鍋爐出口熱水溫度上升到出口壓力下相對應飽和溫度的差小于20℃。
2.爐水溫度急劇上升失去控制。
3.循環(huán)泵或補給水泵全部失效。
4.壓力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
5.鍋爐受元件損壞,危機運行人員安全。
6.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危及鍋爐安全運行。
7.其他異常運行情況,且超過運行允許范圍。
除非注明,文章為杰能加熱爐鍋爐原創(chuàng),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謝謝。
文章來源:http://www.jnjrl.com/news.asp
一、升火前的檢查和準備工作
1.檢查鍋爐所有人孔和手孔蓋是否裝好,各法蘭密封處螺絲是否擰緊等,同時應檢查裝置的臨時隔板及其他臨時堵頭是否全部拆除。
2.爐膛及煙道內的積灰及雜物應清除干凈。風道及煙道的調節(jié)門、閘板須完整嚴密、用活、啟閉指示準確。
3.鍋爐外部爐墻應完好嚴密,爐門、灰門、看火門和檢查門等裝置完整齊全、關閉嚴密。
4.檢查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旋塞是否旋轉靈活、好用;各種儀表和控制裝置應齊全、完好、清潔。檢查合格后,應使壓力表旋塞處于工作狀態(tài)。
5.鍋爐各種管道上的閥門手輪應完好無缺、開關靈活、密封盤根充足。檢查合格后,開啟爐膛出水管道上的閥門。
6.檢查燃燒裝置是否完好;對機械傳動系統(tǒng)、輸煤系統(tǒng)、出渣系統(tǒng)試用轉正常;調速彈簧壓緊程度應適當,潤滑良好。
7.檢查輔助設備(引風機、鼓風機、水泵等)聯(lián)軸器是否連接牢固;三角皮帶松緊適當;油應良好、充足;冷卻水暢通。檢查合格后,裝好安全防護罩,分別進行試運轉,并注意電流。除塵裝置落灰口,應封閉嚴密,不可漏風。
8.經(jīng)檢查鍋爐符合運行要求后,即可開始進水,進水時應開啟鍋爐筒上的空氣閥。進水宜緩慢,進水期間應檢查人孔、手孔及各部位的閥門、法蘭是否有漏水現(xiàn)象;否則,應停止進水,進行處理。
二、鍋爐的升火
1.升火前線打開鍋爐的煙風擋板,自然通風10分鐘左右;如用機械通風,須則5分鐘左右以排除煙道和爐膛內積存的可燃氣體。
2.將自然通風門開到適當程度,然后用木柴和其他易燃引火,嚴禁用揮發(fā)性強的油類引火。
3.升火速度不能太快,從冷爐點火到開始升溫,應不少于0.5小時。
4.鍋爐升火前應先開啟循環(huán)泵。
三、鍋爐的運行
1.鍋爐投入運行時,應先開啟循環(huán)泵,待供熱系統(tǒng)循環(huán)正常后才能提高爐溫。
2.鍋爐在運行中應保持工作壓力穩(wěn)定,嚴禁超過允許的壓力。壓力表存水彎管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沖洗檢查。
3.為防止閥芯和閥座粘住,應每周對安全閥進行一次手動排放試驗。
4.經(jīng)常檢查經(jīng)常檢查鍋爐出、回水溫度,不得超過規(guī)定溫度。
5.鍋爐排污應根據(jù)爐水水質情況,在低負荷工況下進行排污,每個排污點都應依次進行排污。
6.鍋爐壓火以后,應保證鍋爐水溫不回升。如產生汽化現(xiàn)象時,應迅速開啟排泄閥,同時開啟緊急補水管,向爐內補水。
7.應經(jīng)常清理個風室的漏煤、漏灰,以免影響通風,燒壞爐排。
8.鍋爐運行中,嚴禁在有壓力或爐水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修理鍋爐受壓元件,以防止熱量噴出傷人。
四、正常停爐
1.停止向煤斗上煤,待煤斗內存煤全部進入爐膛后,停止爐排轉動。
2.待煤燃燒完,停止鼓、引風機;爐水溫度下降至50℃以下時,方可停止循環(huán)泵。
3.將爐排上的煤渣清除,清除灰斗和各風室內的積灰。
4.并聯(lián)使用的鍋爐,一臺停運時,應在進出水、排污等管路中裝置隔板,與運行中的鍋爐可靠隔絕。
五、緊急停爐
1.內循環(huán)不良造成爐水汽化或鍋爐出口熱水溫度上升到出口壓力下相對應飽和溫度的差小于20℃。
2.爐水溫度急劇上升失去控制。
3.循環(huán)泵或補給水泵全部失效。
4.壓力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
5.鍋爐受元件損壞,危機運行人員安全。
6.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危及鍋爐安全運行。
7.其他異常運行情況,且超過運行允許范圍。
除非注明,文章為杰能加熱爐鍋爐原創(chuàng),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謝謝。
文章來源:http://www.jnjrl.com/news.asp